臺灣大青棗又稱臺灣甜棗,果實營養豐富,肉質脆嫩多汁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,具有非常高經濟價值的果樹。想要青棗增產、高產,就需要按照青棗需肥規律和特點進行施肥,在不同生長期間需要施入不同元素的肥料,才能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,并且生長期中病害的預防也是一個關鍵問題。
臺灣大青棗對環境需求:
大青棗露地栽培需要在平均溫度大于17.5℃,全年基本無霜期的地區才能正常生長。日均溫大于18℃,萌芽量多,新梢生長快,日均溫低于15℃,則極少萌芽抽梢,低于18℃時花延遲開放。
較耐旱,年降水量在700-2400ml的地帶均可生長,但在3~4月份遇到干旱天氣,每月應灌水3~4次,促花促梢。
喜光,光照充足生長快,花量大,座果率高,反之則座果率低,落花落果嚴重。
根系發達,對土壤適應力強。能在PH值在6.0~7.5之間的沙土、石礫土、黏土和壤土等多種類型的土壤中生長。在土層深厚,肥活、疏松的沙土、沙壤土上種植,大青棗生長旺盛、產量穩定、果實品質好。
大青棗各時期施肥方案
1.基肥
臺灣青棗施基肥的比例較大,約占全年施肥量的50%左右。新種棗樹基肥在打穴時施用,每穴施入腐熟禽畜糞肥或腐熟的有機肥料10~20公斤(比如巴斯特的病害根治-腐植酸有機菌肥),各種肥料與泥土拌勻,然后填回表土,并高出地面,以防雨天積水。2年生以上的樹,在收果整枝后15天內施足基肥,在樹冠周圍挖環形溝施。以后隨樹齡遞增,結果量增加,基肥施用量還要適當增加。
另外新種棗樹由于根系不發達,既需肥料供給又易傷根,因此施肥要堅持薄肥勤施。同時新種果樹很容易發生根部病害,要注意根部土壤的殺菌和調理。

推薦使用奧特土壤調理修復劑+腐植酸有機菌肥,可以改良土壤,殺死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和病菌。提高移栽作物的成活率,解決一切作物的死苗爛棵、土傳病害、重茬病害、根部的病害。
2、追肥
臺灣青棗根系發達,但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表土層,溝施追肥快,效益好。夏季追肥主要以促進枝梢生長為主,即壯梢肥,以施氮肥為主,結合施基肥時開溝施放。因為初花期一般是在7~8月,所以秋季追肥宜在7-8月初花期進行,即促花肥。中后期(8-10月份)則以促進果實膨大為目的,即壯果肥,可以分別在8月和10月中下旬各施1次,不要太過接近樹頭,否則容易造成爛根。
臺灣青棗葉片多,葉片面積大,對微量元素肥料需求量也比一般果樹多,根外追肥噴施效果好。因此,在初花后至落果停止期(約7~10月),還需要定期給棗樹使用微量元素肥料,以防止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引起的葉片發黃等微量元素缺乏癥。

斯肥特+肥卡廣譜型沖施肥,滿足了棗樹整個追肥施用期間的營養要求,合理搭配使用,加速農作物的生理生長和營養的平衡供給,使植株迅速生長,提高葉綠素含量,滿足果實所需的養分,迅速膨大果實,不會導致果實返青。
另外,大青棗屬淺根性果樹,植株生長迅速,很容易出現生理性病害,可以使用棵牛功能型肥料補充能量營養,同時生根促根。專業解決黃苗弱苗僵苗,空果、裂果、畸形果等問題。

巴斯特-專業解決作物的死苗、死棵、重茬、以及作物的亞健康等,同時為廣大客戶提供技術服務指導,有需要可以聯系400-6900-502或者加微信18616853360。
